LUODING SHUANGJIANG CULTURE MEDIA CO
罗定市泷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郭建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理性成果
来源: | 作者:作者:郭建宁 来源:前线客户端 | 发布时间: 2025-01-14 | 10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们党是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理论上**成熟并且不断发展的伟大政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党的较高领导机关,在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理论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主题、精神内核、文明意涵等方面的原创性贡献,深入研究“两个结合”的深刻学理、文化主体性的本质特征、文化思想的文明意涵,对于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提出了“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同时,习近平文化思想又是“两个结合”的成果和典范。

“两个结合”是一个整体,如何理解“两个结合”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两个结合”的侧重点不同。“第一个结合”的内涵是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主要指向是反对主观主义,关键词是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第二个结合”的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贯通融通,主要指向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文明中心论”,关键词是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两个结合”相互联系,实现“第一个结合”不能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推进“第二个结合”不能离开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两个结合”共同的目标指向是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实践之“的”,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总之,“两个结合”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整体。“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实践基础和实践本源,“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根源。“第一个结合”蕴含了“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丰富、发展和深化了“第一个结合”。

坚守好魂脉和根脉。魂脉表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根脉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契合、互相成就。魂脉和根脉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统一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中的。“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之魂,也体现中华文化之根。“第二个结合”说到底就是魂脉和根脉的结合与融通。坚守好魂脉和根脉,充分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统一,立足中国实践和植根中华文化的统一,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根”的统一。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两个结合”的原创性贡献和原理性成果,对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巩固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阐明了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价值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说到底就在于实现了“两个结合”。“两个结合”为什么行,根本上就在于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是主体通过对象性实践活动把握客体的特性。文化主体性是人的文化活动自觉意识和自主立场的集中表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质和精神标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密不可分的,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密切相连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显著特征和鲜明标识。


文化主体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文化自觉性,即对自己的文化和外来的文化都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在理性的理解中取长补短。文化自主性,即坚持文化的自主立场,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失语”甚至“他者化”。中华文明之所以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就在于其自主性。文化创新性,创新是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谱写新时代中华文化新篇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生命性,即在文化创造和“文明更新”中推动文化的“生命更新”,使之充满新的生命活力,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


文化主体性展现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传统是民族的根脉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失去了文化主体性,没有了自主立场,就在文化意义上迷失了自我;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既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思想前提和精神基础。


文化主体性厚实了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文化主体性与文化自信是密切联系、内在关联的。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依托,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性的展开和提升。没有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没有基础,不可能持久。没有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也无法体现,不可能深入。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自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这个根本依托,文化自信才能更坚定,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就更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


文化主体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再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刻阐释,我们党一以贯之坚持和巩固文化主体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对“两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整体性学理化阐发,推进了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在“2018当代中国与世界智库论坛”上,习近平主席著作中外文版吸引大批读者关注。


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文化主体性筑牢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文化是民族的根脉血脉,文化认同是文化主体性的集中体现,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认知、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这样一种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活力之源和内生动因,筑牢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只有不断增进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国家认同,进一步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人心,才能汇聚起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文化主体性体现了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决定了必须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同时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真正做到融通中外、贯通古今。在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体现鲜明的文化特质,就要加快构建中华文明话语体系,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在文明交流互鉴中阐明中国立场,提供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重大主张,为推动不同文化交流对话、不同文明包容共存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新时代人类文明观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明确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的文化使命



近代之后,中华文化主体性受到极大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伤筋动骨”。今天,中华文化主体性得到不断巩固,其标志性根本性的体现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标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凸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明意涵。


以“文明更新”建设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有三个表述尤为令人瞩目,即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同侧面的表达和进一步展开。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内在生成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了新时代的中华文明。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结合、全球化和本土化相结合、守正和创新相结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既体现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又深深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拓创新;既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又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如此一路走来,从“文明蒙尘”走到了“文明新形态”。


以“旧邦新命”贯通古今。“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旧邦”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新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和阐发,使中国式现代化可感可知可行,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另一方面,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历史底蕴、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清晰展现了中华文明、中国特色、中国道路这一贯通古今的链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以“文明互鉴”融通中外。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在中华文化中“同”与“和”是两个概念。“同”是单一性,没有差异;“和”是多样性,必须包含差异和不同。如果全世界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发展模式,只有一种语言、一种文字,那是不可思议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世界形势越是复杂多变,就越需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越需要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对话。我们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